山竹长哪儿?
山竹是一种长在树上的水果,其果树是一种小乔木,高度一般在12-20米左右,枝干比较多且密集,叶片非常又光泽。山竹是一种非常著名的热带水果,它原产于马鲁古,目前我国台湾、福建等地也有引种,其果肉为白色,口感鲜嫩。
山竹长在什么地方,长在什么样的树上?
山竹学名莽吉柿,生长在热带,原产马鲁古,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,中国台湾、福建、广东和云南也有引种或试种。
山竹是长在小乔木上的,小乔木高12-20米,分枝多而密集,交互对生,小枝具明显的纵稜条。
扩展资料
山竹的营养价值:
1、营养成分: 莽吉柿果肉含丰富的膳食纤维、糖类、维生素及镁、钙、磷、钾等矿物元素。对机体有很好的补养作用,对体弱、病后、营养不良都有很好的调养作用。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0.66克、脂肪0.2克、糖类17克,产热67千卡。 维生素含量全面,除了B族维生素外,尚含维生素A、维生素E和维生素c。无机盐方面钾的含量最高,超过100毫克。
2、营养功效 莽吉柿含有一种特殊物质,具有降燥、清凉解热的作用,这使山竹能克榴莲之燥热。山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类,对机体有很好的补养作用,对体弱、营养不良、病后都有很好的调养作用
山竹产自哪里?
山竹是藤黄科藤黄属植物,原产于马鲁古,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,喜欢有机物丰富、pH值在5~6.5的砂壤。 其为小乔木,高12~20米,分枝多而密集,交互对生,小枝具明显的纵稜条,叶片厚革质,具光泽,椭圆形或椭圆状矩圆形;长14~25厘米,宽5~10厘米,顶端短渐尖,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,中脉两面隆起,侧脉密集,多达40~50对,在边缘内联结;叶柄粗壮,长约2厘米,干时具密的横皱纹。
山竹原产于马鲁古地区,在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种植较为广泛,在我国台湾、福建、云南等地也有引种种植,但产量较低
世界上山竹的分布区域在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,我国南方的气候适合山竹生长,我国福建省的龙海市、明溪县是山竹的产地,当地的山竹种植量较大,不过我国大部分地区不能种植山竹,所以该水果整体的供应量不是很大。
山竹原产于马鲁古地区,在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种植较为广泛,在我国台湾、福建、云南等地也有引种种植,但产量较低。山竹又叫莽吉柿,属于小乔木,在每年的冬季结果,果实为紫红色,果肉为白色,汁水较多。
山竹水果树长什么样?
山竹树为小乔木,高12-20m,分枝多而密集,交互对生,小枝具明显的纵稜条。单叶对生,椭圆形或长卵椭圆形,叶长11-21cm,宽4.5-10cm,叶厚而革质,叶面深绿色,有光泽。
山竹树叶背淡黄绿色,叶柄短而粗,叶基钝,叶尖急尖,全缘,叶脉明显,中脉淡绿色,凸出,侧脉15-27对。互相平行,同时几乎垂直于主脉,叶易弃破。当叶破裂时,流出黄色树脂。
山竹树对土壤的适应性广,相对粘土,山竹更喜欢有机物丰富、pH值在5-6.5的砂壤。
山竹树快速生长时对水分的需求较大,热带地区年降雨量在1300-2500mm就能满足其旺盛生长;年内降雨量分布的均匀程度也会影响山竹的生长速率,一般均匀分布的降雨量更有利于山竹的快速生长。
山竹树是典型的热带雨林型果树,在25-35℃、相对湿度80%的环境下可以生长旺盛,20-25℃的温度范围也能满足山竹生长的基本要求。但是,当温度降到20℃以下时,山竹生长会受到明显的抑制;当温度长期低于5℃或高于40℃时,会引起山竹植株的死亡